星期二, 5 12 月, 2023
Home 政經○財股 【#美食獵人】夏日炎炎胃口差不如食滬菜「鱔糊」 – 星島頭條

【#美食獵人】夏日炎炎胃口差不如食滬菜「鱔糊」 – 星島頭條

by fms
0 comment 1 minutes read 打賞
wp header logo 34 png

Copyright 2023 hkheadline.com.
All rights reserved.

  香港人普遍都愛吃日本菜,鰻魚飯的地位可算名列前矛,但原來很少人知道,在中式菜系當中的滬菜,有一款名為「響油鱔糊」的菜式。「鱔糊」單看名字,可能會令人聯想起碗仔翅、酸辣湯之類的濃芡湯品,它雖名為「糊」但實際上是鱔絲,用濃厚的芡汁包裹着鱔肉,無論送飯還是送麵都口感十足。「響油」則是指鱔糊在裝盤之後,將滾油澆在盤上發出的油炸聲響,而以前的酒樓廚房和飯堂距離很近,當菜完成後端到客人桌上時仍然有熱油滾燙的聲響,因此命名為「響油」。

  現在香港都很少見正宗又好吃的上海菜,很多上海菜館都只有上海菜的外形,但味道上卻略有不及。而且黃鱔等食材在廣東菜中煮法亦完全不同,小編的身邊朋友大多都未曾聽過何謂鱔糊,更別提吃過。比喻起來,鱔糊有點像潮州菜中的肉凍,但卻是熱溶了的版本,肉就改為鱔肉而非豬肉。在上海有句說話「小暑黃鱔賽人參」,在小暑時份(大約在每年七月六至八日)吃黃鱔,在中醫角度除了可以補肝脾、益氣強身之外,同時黃鱔進入產卵期,肉質壯而肥美,正因為當時得令所以有賽人參的說法。
  「鱔糊」通常在上海菜館都是以小菜形式裝盤,但有時午飯或者晚餐,香港人都會傾向「碟頭飯」,除非與家人朋友一同進餐,否則都很少會點小菜。不過在北角一間叫「濰京坊」的飯店就有一款「鱔糊炒麵」,將鱔糊和上海麵融合,除了可以吃到鱔糊的滋味,也符合忙碌香港人用膳「一碟過」的習慣。而且現在正好踏入暑熱天氣,七月初便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「小暑」,亦正好符合吃黃鱔的最好時候。如果讀者都喜愛滬菜,到餐廳用膳時不妨問問有沒有「鱔糊」,試試這種小暑時份的「水中人參」。

source

賞賜

給點獎勵支持動力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

關於 About

→→→→→→TPEDaily

本報乃業界資深工作者實踐專業,刻正妥處概括違失,希冀造福國家社稷人民。爰攸關人權、出版新聞媒體及相關產學之發展存續,涉及國人財產、工作等基本權益之保障和維護憲法;屬人道主義危機重大情事案件,也與憲法法庭揭示作業解釋文本內容、各中央和地方政府機關公務涉民、刑事案件之人與事等有關,更具有助優化政務、根除陋習等劃時代指標性轉捩點意義!

Follow Us

logo 3

具文化功能之機關 雲端終身學習 瞭解真相只有一個的事實 最後防線 @ 派特寵媒★寵你的媒體 © 2022 P.N.M. 揭新聞JNews – Global PressNewsMedia Affairs by CONSTITUTION, The Forth Estate P.N.M.. Cooperate With The United Nations, GLOBAL COMPACT ◆

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?
Unlock left : 0
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?
-
00:00
00:00
Update Required Flash plugin
-
00:00
00:00